![图片[1]-马友友, 卡瓦科斯, 艾克斯《三人贝多芬:第一交响曲 & 三重奏》- 高解析度音源 (Hi-Res/FLAC/96kHz/24bit)-AiHiFi.CN](https://img.hifihi.cn/i/2025/08/31/dcqtcs.webp)
殿堂级大师的室内乐盛宴!大提琴家马友友、小提琴家莱昂尼达斯·卡瓦科斯与钢琴家伊曼纽尔·艾克斯三位顶尖大师联袂演绎《三人贝多芬》。专辑包含两大惊喜:一是将贝多芬《C大调第一交响曲》改编为钢琴三重奏的罕见版本,展现交响思维的室内乐转化;二是经典的《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》。音源以96kHz/24bit高解析度FLAC格式呈现,完美捕获三位大师精妙绝伦的默契配合、细腻生动的音乐对话与每一处弓弦摩擦、琴键击弦的丰富细节。音场开阔,定位精准,动态对比惊人,是古典乐迷与发烧友不可错过的极品珍藏。
三人贝多芬: 第一交响曲/三重奏
马友友 | Leonidas Kavakos | Emanuel Ax
FLAC|96kHz/24bit
专辑价格: ¥228
专辑下载
规格: 10 首
流派: 古典乐
类别: 古典时期 室内乐 德国
发布: 2025-08-22
公司: Sony Classical
简介
专辑介绍:
伊曼纽尔·埃克斯(Emanuel Ax) 、莱昂尼达斯·卡瓦科斯与马友友三位音乐家宣布,推出他们《三人贝多芬》的第四张专辑。这张专辑收录了贝多芬的三部作品——《第一交响曲》(作品21号)、《街头之歌》(作品11号)钢琴三重奏以及《幽灵》(作品70号第1首)钢琴三重奏,三部作品的创作跨越了作曲家十余年的艺术生涯。 从贝多芬洋溢着欢快气息的《街头之歌》三重奏,到那部让世界首次领略其革命性音乐语言的《第一交响曲》(经沙伊·沃斯纳精心改编为钢琴、小提琴与大提琴三重奏版本),再到风格独具的《幽灵》三重奏,这张唱片不仅串联起贝多芬创作历程中的重要节点,更标志着三位挚友在探索这位伟大作曲家杰作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。 该专辑《贝多芬三重奏:第一交响曲与第四、第五钢琴三重奏》将于2025年8月22日由索尼古典音乐公司正式发行。
艺术家介绍:
马友友是国际知名的华裔大提琴家与作曲家,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跨文化影响力享誉全球。他不仅是一位拥有超过75张专辑、18座格莱美奖的音乐大师,更通过多元的艺术实践打破古典音乐的边界,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。1955年10月7日,马友友出生于法国巴黎,父母均为华裔音乐家——母亲是歌手,父亲是作曲家兼音乐教师。自幼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:2岁学习小提琴,4岁转攻大提琴,5岁便能背诵巴赫的三首独奏组曲。父亲对他和姐姐叶璋(学习小提琴与钢琴)的训练极为严格,姐弟俩常凌晨4点便起身练习,而马友友将早期的成功归功于父亲的教学风格与严苛要求。7岁时,马友友随家人迁居纽约,此时的他已崭露头角,成为备受瞩目的音乐神童。他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,却在16岁时做出不同寻常的选择——暂停密集演出,进入哈佛大学体验多元生活,选修人类学、德国文学等课程,最终于1976年获文科学位。这种对“音乐之外的世界”的探索,为他后来的跨界艺术生涯埋下伏笔。马友友的艺术生涯以“实验与创新”为鲜明标志。他深耕古典音乐传统,录制了《伟大的大提琴协奏曲》(1989年)、《勃拉姆斯: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》(1992年)等经典作品,同时大胆涉足多元风格:从巴洛克音乐到美国蓝草、从探戈(《探戈的灵魂:阿斯托尔·皮亚佐拉的音乐》,1997年)到传统中国音乐,甚至与埃德加·迈耶、马克·奥康纳合作推出融合民间风格的《阿巴拉契亚圆舞曲》,让古典音乐触达更广泛的听众。 他的后期作品如《巴洛克II——巴赫与博凯里尼》(2000年)、《感谢巴西》(2003年)等,进一步展现了对不同文化音乐的包容与诠释力。作为丝绸之路项目的艺术总监,马友友致力于推广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传统文化,通过音乐搭建跨文明对话的桥梁。他的贡献得到全球认可:2001年获国家艺术奖章,2010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,成为少数同时获得这两项美国最高荣誉的艺术家之一。从童年神童到文化使者,马友友以大提琴为媒介,将古典的深邃、跨界的活力与人文的温度融为一体,成为当代音乐界不可替代的存在。
莱昂尼达斯·卡瓦科斯(Leonidas Kavakos)作为小提琴家与艺术家的卓越地位早已确立,他以非凡的技艺、深厚的音乐造诣及纯粹的演奏风格,在国际乐坛的顶尖舞台上广受赞誉。其国际声誉的起点可追溯至青少年时期——1985年,他斩获西贝柳斯比赛大奖;三年后,又摘得帕格尼尼比赛桂冠,自此开启了辉煌的艺术生涯。 2007年,卡瓦科斯与恩里科·帕切合作录制了贝多芬全部小提琴奏鸣曲,凭借这一经典演绎,他荣获“回声古典音乐奖”年度器乐演奏家称号。2014年,他再获殊荣,被《留声机》杂志评为“年度艺术家”。2017年,他摘得丹麦最高音乐荣誉“莱昂妮·松宁奖”,该奖项每年授予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作曲家、指挥家、器乐演奏家或歌唱家,往届获奖者包括丹尼尔·巴伦博伊姆、莱纳德·伯恩斯坦、皮埃尔·布列兹、阿尔弗雷德·布伦德尔等音乐巨匠,足见其艺术地位之高。2019年8月是卡瓦科斯艺术生涯中尤为充实且富成果的一段时光:在韦尔比耶音乐节上,他与埃夫根·基辛(Evgen Kissin)联袂呈现独奏会,并执棒韦尔比耶音乐节室内乐团,与中提琴家安托万·塔梅斯蒂(Antoine Tamestit)合作演绎了莫扎特《协奏交响曲》;随后,他在坦格伍德音乐节与马友友、埃马努埃尔·阿克斯携手,奏响贝多芬钢琴三重奏,还与阿克斯以二重奏形式演绎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;此外,他还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,身兼独奏与指挥二职,呈现了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与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。同年,卡瓦科斯受邀担任卢塞恩音乐节“明星艺术家”,期间与卢塞恩音乐节管弦乐团、捷杰耶夫指挥的马林斯基管弦乐团、奥罗兹科-埃斯特拉达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,并与钢琴家王羽佳同台献演独奏会。
钢琴家伊曼纽尔·埃克斯(Emanuel Ax) 出生于波兰利沃夫,活跃于全球音乐舞台,不仅在独奏音乐会中展现精湛技艺,还与世界各地的顶尖交响乐团保持密切合作。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众多国际顶级音乐节上,包括BBC逍遥音乐会、布洛斯姆音乐节、爱丁堡音乐节、好莱坞碗音乐会、莫扎特音乐节、坦格伍德音乐节以及拉维尼亚音乐节等。 在室内乐领域,伊曼纽尔·埃克斯的合作阵容星光熠熠,常与小提琴家伊萨克·斯特恩(Isaac Stern)、大提琴家马友友及小提琴家金永旭(Young Uck Kim)等艺术家联袂演出。他对当代音乐的推广亦不遗余力,曾参与多部20世纪及21世纪音乐作品的世界首演,其中包括1988年与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合作、在莱纳德·斯拉特金指挥下演绎的约瑟夫·施万特纳钢琴协奏曲。 录音方面,阿克斯的成就同样显著。他为RCA唱片公司录制了超过20张专辑,自1987年起成为索尼古典唱片公司的专属录音艺术家。凭借与马友友合作录制的勃拉姆斯和贝多芬作品,他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两度斩获格莱美奖。此外,他还曾荣获多项重要音乐奖项:1974年夺得首届阿瑟·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,1975年获青年音乐家协会迈克尔斯奖,1979年摘得艾弗里·费舍尔奖。
- Yo-Yo Ma – Symphony No. 1 in C Major, Op. 21 I. Adagio molto – Allegro con brio
- Yo-Yo Ma – Symphony No. 1 in C Major, Op. 21 II. 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
- Yo-Yo Ma – Symphony No. 1 in C Major, Op. 21 III. Menuetto. Allegro molto e viva
- Yo-Yo Ma – Symphony No. 1 in C Major, Op. 21 IV. Finale. Adagio – Allegro molto
- Yo-Yo Ma – Piano Trio No. 5 in D Major, Op. 70 No. 1 Ghost I. Allegro vivace e c
- Yo-Yo Ma – Piano Trio No. 5 in D Major, Op. 70 No. 1 Ghost II. Largo assai ed es
- Yo-Yo Ma – Piano Trio No. 5 in D Major, Op. 70 No. 1 Ghost III. Presto
- Yo-Yo Ma – Piano Trio No. 4 in B-Flat Major, Op. 11 Gassenhauer I. Allegro con b
- Yo-Yo Ma – Piano Trio No. 4 in B-Flat Major, Op. 11 Gassenhauer II. Adagio
- Yo-Yo Ma – Piano Trio No. 4 in B-Flat Major, Op. 11 Gassenhauer III. Tema Pria c
暂无评论内容